一、大类
1.大类名称
土木类
2.大类平台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制图、理论力学A1、材料力学A1、流体力学A1、电工电子技术D
3.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169学分(16学时/学分)
说明:第一学年员工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第二学年起则按员工所选择专业的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要求学习相关课程。
4.学位授予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普通化学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力学实验
实践性教学: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生产劳动与工程训练、探索性与创新性试验、创新创业课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6.毕业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按照完美电竞官网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169,即可毕业;符合完美电竞官网授予学位条件,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
l 工程力学
1.专业代码:080102
2.专业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3.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较系统地学习所需要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基本训练,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工程材料、工程结构专业理论;熟悉土木工程和水电工程领域的有关专业知识。未来能够在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深造,成为力学学科或相关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研究人才,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等工作。
4.以毕业生能力为导向的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是工程科学的基础,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特色。其一,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土木、水电、机械、材料等广阔的工程领域,培养的员工除了掌握工程力学专门知识以外,还熟悉掌握工程分析技术与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技术,熟悉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毕业生能够在相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工作,或进一步深造,成为该工程领域中从事力学相关研发工作的高级专门工程技术人才。其二,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工程力学的自身学科特点进行专业教育,培养的员工具有扎实的力学专门知识和广阔的视野,经过进一步深造,成为力学学科前沿或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高级专门科学研究型人才,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研发部门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或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等工作。
5.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热力学;计算力学;塑性力学;板壳力学;断裂力学;实验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
  
 
完美电竞工程力学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数  | 修读学期  | 备注  | 
总学分  | 理论课学分  | 实践课学分  | 
公共基础课程 (61学分)  | 必修 44学分  | 11008900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3  | 
  | 2  | “修读学期”为建议修习时间,也可自主选择修习时间。  | 
11008900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4  | 1  | 3  | 
11008900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2  | 1  | 2  | 
110089001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3  | 
  | 1  | 
  | 形势与政策  | 2  | 
  | 
  | 1-4  | 
  | 体育  | 4  | 
  | 
  | 1-4  | 可按项目自由选择修习时间  | 
1100730011001  | 军事理论与训练  | 2  | 
  | 2  | 1,2  | 含2~3周军事训练  | 
  | 大学英语  | 6  | 
  | 
  | 1-4  | 详见大学英语课程培养方案  | 
1100850011005  | 高等数学B1  | 5  | 5  | 
  | 1  | 
  | 
1100850011006  | 高等数学B2  | 5  | 5  | 
  | 2  | 
  | 
1100850011016  | 线性代数B  | 3  | 3  | 
  | 2  | 
  | 
110085001103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3  | 3  | 
  | 3  | 
  | 
工程力学专业(必修17学分)  | 1100310011175  | 常微分方程  | 2  | 2  | 
  | 3  | 
  | 
1100310011176  | 数理方程  | 2  | 2  | 
  | 4  | 
  | 
1100310011177  | 计算方法  | 2  | 2  | 
  | 4  | 上机16学时  | 
1100860011015  | 大学物理D1  | 4  | 4  | 
  | 2  | 
  | 
1100860011007  | 大学物理实验B  | 1.5  | 
  | 1.5  | 3  | 实验1.5学分  | 
1100870011001  | 工程化学  | 2  | 2  | 
  | 1  | 
  | 
1100870011013  | 工程化学实验  | 0.5  | 0.5  | 
  | 1  | 
  | 
1100430011033  | 大型有限元软件创  | 2  | 2  | 
  | 7  | 
  | 
1100430011034  | 大型有限元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创  | 1  | 
  | 1  | 7  | 上机24学时  | 
通识教育课程 12学分  | 基础通识课程  | 必修  | 2110720011001  | 人文社科经典导引  | 2  | 2  | 
  | 
  | 
  | 
2110720011002  | 自然科学经典导引  | 2  | 2  | 
  | 
  | 
核心通识课程  | 选修  | 通识课程选修至少跨三个模块,所有员工必须选修“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和“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模块课程,人文社科类员工必须选修“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模块课程,理工医类员工必须选修“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模块课程。  | 
一般通识课程  | 
专业教育课程  | 大类平台课程 14.5学分  | 必修  | 3140430011001  | 土木工程概论  | 1.5  | 1.5  | 
  | 1  | 实践8学时  | 
3140830011001  | 工程制图B1(上)  | 2  | 2  | 
  | 1  | 上机36学时  | 
3140830011016  | 工程制图B1(下)  | 1.5  | 1.5  | 
  | 2  | 
  | 
3140430011035  | 理论力学A1  | 2  | 2  | 
  | 2  | 
  | 
3140430011036  | 材料力学A1  | 2  | 2  | 
  | 3  | 
  | 
3140440011036  | 流体力学A1  | 2.5  | 2  | 0.5  | 4  | 实验0.5学分,上机16学时  | 
3140420011087  | 电工电子技术D  | 3  | 2.5  | 0.5  | 4  | 实验0.5学分  | 
专业教育课程  | 专业平台课程 30学分  | 必修 23学分  | 3150430011165  | 基础力学实验  | 1.5  | 
  | 1.5  | 3  | 
  | 
3150430011166  | 理论力学A2  | 2  | 2  | 
  | 3  | 上机8学时  | 
3150430011167  | 结构力学  | 4  | 4  | 
  | 4  | 上机24学时  | 
3150430011168  | 分析力学  | 2  | 2  | 
  | 4  | 
  | 
3150430011169  | 弹性力学  | 4  | 4  | 
  | 5  | 
  | 
3150440011043  | 流体力学A2  | 2  | 2  | 
  | 5  | 
  | 
3150430011170  | 材料力学A2  | 2  | 2  | 
  | 4  | 上机6学时  | 
3150430011171  | 认识实习三  | 0.5  | 
  | 
  | 2  | 
  | 
3150430011172  | 生产劳动与工程训练三  | 0.5  | 
  | 
  | 2  | 
  | 
3150430011173  | 工程力学实践三  | 2.5  | 
  | 
  | 4  | 
  | 
3150840011036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2  | 
  | 2  | 上机24学时  | 
选修 7 学分  | 3350430011003  | 新生研讨课  | 1  | 1  | 
  | 1  | 必选  | 
3350440011044  | 工程材料学  | 2  | 2  | 
  | 4  | 
  | 
3350430011174  | Fortran语言程序设计  | 2  | 2  | 
  | 3  | 上机24学时  | 
3350430011175  | Matlab 程序设计  | 2  | 2  | 
  | 4  | 上机32学时  | 
3350430011176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基础  | 2  | 2  | 
  | 5  | 上机24学时  | 
3350430011177  | 工程项目管理  | 1.5  | 1.5  | 
  | 4  | 
  | 
专业课程 51.5学分  | 必修 37.5学分  | 3350430011178  | 振动力学  | 3  | 
  | 3  | 5  | 
  | 
3350430011179  | 振动测试  | 1  | 
  | 1  | 5  | 
  | 
3350430011180  | 计算力学  | 4  | 4  | 
  | 6  | 上机32学时  | 
3350430011181  | 板壳力学  | 2  | 2  | 
  | 6  | 
  | 
3350430011182  | 塑性力学  | 3  | 3  | 
  | 6  | 
  | 
3350430011183  | 实验力学  | 2  | 2  | 
  | 5  | 
  | 
3350430011184  | 实验力学实验  | 1  | 
  | 1  | 5  | 
  | 
3350430011185  | 连续介质力学基础(专业外语)  | 2  | 2  | 
  | 6  | 
  | 
3350430011186  | 复合材料力学  | 2  | 2  | 
  | 7  | 
  | 
3350430011187  | 断裂力学  | 2  | 2  | 
  | 7  | 
  | 
3350310011178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 2  | 2  | 
  | 7  | 
  | 
3350320011113  | 热力学  | 2  | 2  | 
  | 4  | 
  | 
3350430011188  | 生产与毕业实习  | 1.5  | 
  | 1.5  | 8  | 
  | 
3350430011189  | 毕业设计  | 10  | 
  | 10  | 8  | 上机300学时  | 
选修 14学分  | 3250440011045  | 流体CFD软件及应用  | 2  | 2  | 
  | 6  | 要求与“流体CFD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课程一同修习  | 
3350440011046  | 流体CFD软件在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三  | 1  | 
  | 1  | 6  | 上机24学时  | 
3250430011190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2  | 2  | 
  | 6  | 要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课设”课程一同修习  | 
3350430011191  |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三  | 1  | 
  | 1  | 6  | 上机24学时,  | 
3250430011192  | 钢结构  | 2  | 2  | 
  | 6  | 要求与“钢结构课设”课程一同修习  | 
3350430011193  | 钢结构课程设计三  | 1  | 
  | 1  | 6  | 上机24学时  | 
土木工程与水电工程应用方向(三选一)  | 
3250430011194  |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  | 2  | 2  | 
  | 6  | 土木工程与水电工程应用方向必修  | 
3250430011195  | 建筑结构抗震  | 1.5  | 1.5  | 
  | 6  | 
3250430011196  | 地下结构工程与岩石力学  | 1.5  | 1.5  | 
  | 6  | 
3250430011197  | 工程结构检测与加固  | 1.5  | 1.5  | 
  | 7  | 
3250440011047  | 水工建筑物  | 1.5  | 1.5  | 
  | 7  | 
智能材料与动力控制应用方向(三选一)  | 
3250430011198  | 智能材料力学  | 3  | 3  | 
  | 6  | 智能材料与动力控制应用方向必修  | 
3250410011242  | 机器人技术基础  | 3  | 3  | 
  | 7  | 
3250420011243  | 微机原理与应用  | 2  | 2  | 
  | 6  | 
科学研究与继续进修方向(三选一)  | 
3250430011199  | 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  | 2  | 2  | 
  | 6  | 科学研究与继续进修方向必修  | 
3250430011200  | 张量分析  | 2  | 2  | 
  | 6  | 
3250430011201  | 高等实验力学  | 2  | 
  | 2  | 7  | 
3250430011202  | 离散元分析法  | 2  | 2  | 
  | 7  | 
毕业应取得总学分:169分  | 公共基础课程学分:61,占总学分:36.1% 通识教育课程学分:12,占总学分:7.1% 大类平台课程学分:14.5,占总学分:8.6% 专业必修课程学分:60.5,占总学分:35.8% 选修课程学分:21,占总学分:12.4% 其中:实践教学:882学时,占总学时:29.8% 毕业设计:10 学分,占总学分:5.9%  | 
备注:
1.带创字的课程为创业学院立项或认定的创新创业类课程;
2.带三字的课程为第三学期(即夏季学期)开设课程。